春潮激荡,蓝图恢弘。2025年全国两会以“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为基调,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蓝图。作为青年党员干部,当以“躬身入局”之姿、“破浪争先”之志,将两会精神化为实践动能,在时代浪潮中书写青春答卷。
以“稳”为锚,筑牢发展之基。稳中求进,是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亦是驾驭复杂变局的战略清醒。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与2024年持平,既彰显了“稳”的定力,也传递了“进”的信心。GDP增速目标的延续并非保守之姿,而是以“稳”筑牢底盘、以“进”激活势能的辩证统一。这一目标的背后,是“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4.4万亿元”等财政政策的精准发力,本质是以“有形之手”优化资源配置,以结构性改革突破发展瓶颈。青年干部要基层实践中化身“政策宣讲员”“项目推进者”,将“资金活水”引入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的田间地头,让“稳”的根基更实、“进”的动能更足。
以“民”为本,厚植情怀之根。民生冷暖标注发展高度,人民福祉定义改革方向。两会直击民生痛点,既有对“天价彩礼”“殡葬负担”的破题之策,也有“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改革”“学前教育免费”的暖心承诺。农业农村部长直言“年轻人娶不起、老年人死不起”的尖锐问题,恰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青年干部当以“足履泥土”的躬身姿态,倾听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打通政策落地的“末梢梗阻”,既算“经济账”更算“民心账”,既追求“发展指数”更关注“幸福指数”,让为民初心在解决急难愁盼中淬炼成金。
以“新”为刃,开辟破局之路。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既是技术革命的必然,更是突围发展的主动选择。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布局,绝非简单追逐风口,而是以创新重构生产要素、以科技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抉择。“新质生产力”浪潮奔涌,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低空经济开辟产业蓝海,智能终端重构生活场景,面对“AI替代就业”的全球焦虑,两会提出“AI失业保险”“职业技能重塑”等前瞻布局,既解近忧,更谋远略。青年干部当以“创新者”姿态,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让“数字基因”融入田间车间,以“破茧成蝶”之变叩响未来之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组织部:霍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