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破除“霸王条款”坚冰 守护消费权益暖流
时间 :   2025-03-17 20:1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消费者小夏购买7500元在线课程后,发现首节课教学质量不达标要求退费,遭机构以合同“上课后不退费”条款拒绝。法院审理认定,该单方设置的格式条款过度限制消费者权益,依法应属无效,最终判决解除合同并退还6500元。(3月16日 中新网)


消费领域中,“霸王条款”层出不穷,从“一经售出概不退换”到“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这类格式条款暗藏玄机,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近期,小夏因在线课程质量问题要求退款遭拒,法院判定“上课后不能退款”条款无效,此判决维护消费者权益,更释放整治行业乱象的强烈信号 。


“霸王条款”已成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重灾区。商家凭借格式合同的强势地位,单方面制定苛刻条款,限制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在线教育领域问题尤甚,部分机构以“课程已交付”为由拒退款,实则是逃避教学质量监管责任。这既损害个体消费者利益,又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霸王条款”盛行,源于市场供需失衡与监管缺失。新兴行业快速发展,监管滞后,企业借法律空白扩张权力;消费者维权成本高、举证难,导致侵权行为难纠正。此外,部分消费者契约意识与维权观念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风气。


破局之道重在构建法治闭环。立法层面,建议修订相关法律,制定格式条款审查细则,明确无效条款认定程序,统一裁判标准。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格式合同备案数据库,实施动态监测和年度专项检查,对问题企业采取约谈、公示、行政处罚等组合措施。同时,建议社会共治方面,消费者组织定期发布风险警示,开通维权绿色通道,通过典型案例解读、合同审查指引等普法行动,提升消费者法律博弈能力。


随着法治建设推进,消费者维权环境逐步改善。此次法院对“霸王条款”的否定性评价,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期待此判决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消费者勇敢维权,促使企业规范经营。


构建和谐消费生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议企业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发展战略,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取市场信任;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消费者应该提高法律素养,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唯有如此,方能破除“霸王条款”坚冰,让消费暖流润泽美好生活 。(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