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多家电商平台,很多消费者都会看到这样的广告推送,新鲜、饱满、有嚼劲的虾仁,只要你轻轻一点,一两天的时间,它就能出现在你的餐桌上,孩子老人都喜欢。(2025年3月15日央视财经)
百姓日常餐桌上的保水虾仁,一斤虾仁七两冰,如此欺诈行为3.15晚会曝光后,让广大百姓目瞪口呆,如果不是晚会曝光,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小小虾仁在销售过程中会隐藏如此多的猫腻,生产厂家为了自身利益会如此作假,欺诈群众行为简直没了良知。
晚会曝光,消费者谴责,生产企业回应却是无动于衷,卖增重虾仁公司负责人还回应说:“被央视点名也没办法,我们是规范的。”以行规搪塞,难道说为了虾仁好看,口感滑润,保质期长,这行业规范就可以大过法吗?看看生产企业都做了什么让消费者恶心的事,为了让虾仁好看,在虾仁浸泡中加大磷酸盐使用量,经过相关部门检测的仅两款产品就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检测结果显示:宝辉水产有限公司生产的冻虾仁磷酸盐总量每公斤7.57克,相较国家最高允许标准含量超标51.4%。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冻虾仁磷酸盐总量每公斤12.5克,相较国家最高允许标准含量超标145%。这样的虾仁连企业生产的职工都不吃,那广大消费者就可以吃吗?磷酸盐含量如此高,外包装却不标注,百姓食用如何不会严重伤害百姓的身体健康呢?新闻中报道这样虾仁长期使用会引发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保水虾仁,一道美食食材终于祸害在不良商家手里了。
保水虾仁侵害百姓利益,无视百姓身体健康,面对问题拿出自身行业规范来应对,被新闻媒体曝光还有底气不整改,可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既然是这样,相关部门就要立刻站出来,与企业较一下真,到底是制度缺陷,还是企业不遵纪守法呢?制度不健全堵塞制度短板,要及时出台保水虾仁生产新规。企业生产违法,就要对不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严肃处理,就不相信在今天法治健全的社会,让小小的虾仁无法无天,成为社会之痛。也希望生产企业立刻整改,否则消费者岂会买账,保水虾仁百姓不消费,企业更是死路一条。(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