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随着青壮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有所弱化,服务能力滞后,发展后劲不足,让一些村庄变成了“老少村”“边缘村”“困难村”。因此,各地因高度重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聚焦基层党组织村干部凝聚力不足等问题,计划性、针对性制定帮扶整顿措施,激发这些“后进村”的发展活力,让“后进”变为“后劲”,持续巩固党支部建设。
抓队伍,促进优化人才结构。坚持优中选中、强中选强的原则,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年轻化、专业化为标准,从优秀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返乡致富带头人中,采取摸排走访、实地访谈、面对面洽谈的方式,将青年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并积极动员有意愿、能力强、素质优的青年人才加入村常务干部队伍。
抓思想,促进凝聚工作合力。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采取面对面交谈、座谈会等方法,由联系村领导及第一书记与村支两委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生活及工作上存在的难题并帮助解决,提振村“两委”干事信心。同时,依托“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及违法违纪警示教育,把“后进”变为“后劲”以“后耻激励”,推动党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抓班子,促进破解工作难题。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主动参与村党组织每一项工作中,当好参谋与助手,以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创新、发展能力为重点,着力增强凝聚群众、带头致富能力和矛盾纠纷调处水平,同时结合村两委班子分工等内容,梳理建立职能职责清单,坚持能力互补、性格互补的原则,并制定村级坐班值班制度等,推动村党组织班子团结高效运行,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剑河县敏洞乡人民政府:刘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