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要求。公务员平时考核作为干部管理的”显微镜”和”风向标”,既是识别干部的”试金石”,更是激励担当的”助推器”。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需从三个维度构建全链条考核机制,让平时考核真正成为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公务员队伍的”磨刀石”。
一、构建多维考核体系,校准政治素养”定盘星”
提出的”德能勤绩廉学”六维考核体系,精准把握了新时代公务员队伍建设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应建立”双轨并行”考核机制:一方面将政治标准贯穿始终,通过”政治体检清单”动态掌握干部参加组织生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等情况;另一方面设置”实绩贡献榜”,将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完成度纳入量化评分。如推行三色预警机制,对在重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直接评定”优秀”等次,实现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重检验。
二、创新智慧考评模式,打造精准识别”透视镜”
破解”年终算总账”的考核困局,需构建”四化”动态管理体系:一是指标分类化,区分综合管理岗与行政执法岗制定差异化,实现”一岗一表”精准画像;二是过程可视化,建立工作电子档案,实时记录履职数据;三是评价立体化,引入服务对象打分、社区评议等外部监督机制,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四是预警智能化,通过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能力短板图谱”,为干部推送个性化提升方案。
三、强化结果运用机制,树起干事创业”风向标”
考核的生命力在于结果运用。需建立“五挂钩”激励机制:与职务晋升直接挂钩、与绩效奖励深度绑定、与培训资源精准对接、与职级晋升紧密关联、与荣誉表彰全面贯通。通过考核结果运用,打破“优秀轮流当”的形式主义,避免“一考定终身”的机械思维。唯有将考核结果深度嵌入干部成长全周期,才能真正实现“考”有所得、“用”有所效。
公务员平时考核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以《公务员平时考核办法》为纲,持续优化”日常考、分类考、精准考”机制,让考核从”纸面指标”转化为”干事指南”,真正成为干部成长的”营养剂”、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惟其如此,方能锻造出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公务员队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力量。(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华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