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据1月18日《人民日报》新闻早班车报道,安徽省总工会部署2025年“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就业援助行动,计划归集2万家企业60万个岗位,举办2000场招聘会,助力6万人稳定就业。这一行动不仅是安徽省稳就业、保民生的务实之举,更是工会组织书写民生温度,凝聚奋进力量的有力体现。
“工会送岗位”就业援助行动,回应民生期待,彰显工会担当。当前,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但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压力大等问题,对稳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徽省总工会以“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行动为抓手,聚焦就业难题,整合资源、精准施策,体现了工会组织在服务大局中的主动作为和责任担当。从归集60万个岗位到举办2000场招聘会,从集中行动到长效推进,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求职者搭建了就业桥梁,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实现了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这是工会组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写照,也是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
稳就业是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的双赢。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安徽省总工会的就业援助行动,不仅为6万人提供了稳定就业的机会,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就业稳,则收入稳;收入稳,则消费旺;消费旺,则经济活。60万个岗位的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幸福生活,也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一行动充分证明,稳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通过就业援助行动,安徽省总工会为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就业援助行动的成功,离不开精准施策和长效机制的双重保障。安徽省总工会通过归集岗位、举办招聘会、提供就业服务等方式,实现了政策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行动方案还明确了集中行动阶段与长效推进阶段的衔接,确保就业援助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这种“集中攻坚+长效推进”的模式,既解决了当前就业难题,也为未来稳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工会组织还注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援助行动,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以就业援助行动为契机,凝聚奋进力量。“工会送岗位乐业在江淮”行动,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份责任担当。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务实作风。未来,我们要以这一行动为契机,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推动稳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让更多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体面劳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发展之基。就业援助行动,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就业期待,书写了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崭新篇章。让我们以这一行动为起点,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而不懈努力,共同绘就民生幸福的美好画卷!(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