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溶洞惊现十层楼高垃圾,为何又是网友曝光?
时间 :   2025-09-29 18:4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凤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9月27日,网友曝光贵州毕节黔西市红林乡金林村溶洞内,堆积起近十层楼高的垃圾山,建筑垃圾与药品包装混杂其中,多条管道还在向洞内直排污水。次日当地通报:情况属实,28日已启动清运,并同步部署污染源排查与全市环境整治。(2025年9月28日每日经济新闻)


贵州毕节黔西市红林乡金林村溶洞内垃圾成山,地方政府做出回应,可公众的疑问并未随之消散,如此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为何又是网友先发现?


环境治理早已是各级政府的核心工作,“常抓不懈、即查即改”更是基本要求。但十层楼高的垃圾绝非一日堆积,而是长年累月的结果。红林乡的干部没发现?金林村的村干部没察觉?垃圾清运不可能悄无声息,周边群众怎会毫无察觉?这不禁让人追问,当地的垃圾清运制度是否形同虚设?垃圾本该运往何处?在落实环境治理工作时,是否真正做到了“望闻问切”,而非流于表面?


更值得反思的是,2025年6月湖南张家界刚曝出溶洞内七层楼高垃圾的丑闻,一度让当地环境治理陷入舆论被动。同处喀斯特地貌区,黔西市红林乡的干部难道未从中吸取教训?既未举一反三排查本地隐蔽性环境风险,也未筑牢监管防线,最终重蹈覆辙,让相似的闹剧在贵州上演。如今清运这座“垃圾山”,不知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与财力,这本可避免的消耗,无疑给当地财政带来了不必要的重压。


此次溶洞垃圾事件性质严重,绝非简单清运就能了事。亟待贵州省启动提级调查,对涉及的责任部门、责任干部严肃追责,以零容忍态度整治环境治理中的不作为、慢作为。更关键的是要让制度“长牙”,从完善垃圾清运监管机制、强化隐蔽区域巡查,到建立群众监督反馈闭环,唯有从根源上堵漏洞、补短板,才能守住贵州的好山好水,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环境治理的责任,容不得半点松懈与侥幸。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