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质量,是保证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国家和人民事业的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务必树立“品控”意识,扎实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养过硬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优储优推,精准遴选标兵模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选”是源头,“早选苗、选好苗”,才能保证积极分子队伍“根深干直”。深度考察,做好全面“体检”。党支部及时派员,一对一组织谈心谈话、信息采集,全面了解入党申请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等信息,会同公安、法检等部门对违法犯罪、恶意失信等情形开展前置审查,防控“近亲繁殖”“带病入党”等问题。好中选优,储备到位。基层党支部每年开展专题研判,及时储备先进分子,对入党申请人按优秀度排序,优先关注业绩得到单位认可、同事信服、群众好评的同志,对不成熟的继续教育培养,坚持梯次分批推荐,避免推荐扎堆和“不分优劣”情形,确保推出人选素质全面过硬。
动态调整,精确淘汰落后同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积极分子队伍不能“一进了之”,必须拉长考察焦距,发掘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常态化管理保证能进能出、优胜劣汰。要完善信息收集渠道,建立及时报告、负面退出等清单,对工作单位变动、直系亲属违法违纪等事项及时上报,对隐瞒个人情况、存在负面情形、不适宜继续培养的,统一研究予以清退,通报全体党员。要坚持动态调整原则,畅通退出渠道,常态开展入党积极分子分析研判,基层党支部每半年开展民主测评及成熟度排序,连续排名末位的取消资格,通过激励约束,督促积极分子时刻保持进取,不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推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素质持续向好。
多维培养,精心打造先进队伍。“玉不琢,不成器。”实践中,“重选轻育”“自然成熟”等错误思想并不少见,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开展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工作,精准“滴灌”、持续赋能,帮助其全面健康成长。要压实培养联系人责任,从严做好培养教育引导工作,客观、公正、全面评价积极分子思想表现,按时如实向党组织汇报情况。坚持集中培训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每年系统组织示范培训班,运用基层党员教育中心分批次组织集中轮训,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听党课、列席主题党日等活动,推广党的思想理论、优良传统等教育。要注重现实表现,做实岗位锻炼,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结合个人能力和特点,每月参与助老护学、矛盾调处、热线处理等任务,增强党员意识和群众观念,建设一支素质全面、敢打敢拼的积极分子队伍。(中共莒南县委组织部:王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