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将至,皓月当空映团圆,月饼传情寄相思。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团圆期盼的传统佳节,于党员干部而言,既是阖家欢聚的温馨时刻,更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特殊考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虽已落幕,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警醒从未褪色。唯有廉洁初心如明月高悬,纪律意识似月饼清甜,方能守住节日底线、过好“廉节”,让清风正气与中秋月色同辉。
以“明月鉴心”铸牢信念,把稳作风建设“方向盘”。“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鲜。”中秋明月自古便是澄澈通透的象征,恰如党员干部应坚守的初心本色。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徙木立信”的破冰之举到学习教育的深化推进,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节日人情往来更易成为“围猎”的突破口。党员干部当以明月为镜,常照初心使命,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指示,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坚决摒弃“教育结束可以松口气”“节日人情无关紧要”的懈怠思想与侥幸心理,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正如“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古训所言,只有将廉洁信念深深根植于心中,才能在节日氛围中保持清醒,让作风建设的“方向盘”不偏不倚。
以“清饼正味”严守底线,筑牢纪律规矩“防火墙”。中秋月饼寓意团圆美满,但倘若被人情世故裹挟,就可能异化为“糖衣炮弹”。从山东薛城区王磊借中秋之机收受礼品、礼金,到广西都安县黄贵立收受高档酒等名贵礼品,诸多典型案例警示我们,节日“小节”失守往往是腐败堕落的开端。这些教训深刻印证,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抓细抓长,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党员干部当学“冰皮月饼”之品格,保持清清白白、晶莹剔透的本色。要分清“礼尚往来”与“利益交换”的界限,坚决抵制“天价月饼”“隐形送礼”等节日歪风邪气,让“不送礼、不收礼”的廉洁承诺落到实处。更要明白,月饼的真正滋味在于团圆的温馨,而不是利益的纠葛。只有守住纪律底线,才能品尝到佳节的纯粹甘甜,让“节点”成为作风建设的“加固点”。
以“清风护航”强化监督,织密长效防治“防护网”。“节日反腐”必须毫不留情,作风建设更需常抓不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既靠党员干部的自觉自律,更需要监督执纪的刚性约束。中秋等传统节日历来是“四风”问题高发期,必须强化监督的穿透力,让歪风邪气无处遁形。各级党组织要扛起作风建设政治责任,抓实日常监督,对苗头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要借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监督举报曝光专区”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对顶风违纪行为严查快办、通报曝光。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持续铲除腐败土壤。党员干部更要强化自我监督,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检视自己的言行,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争当作风建设表率。让监督的“清风”吹遍节日的每个角落,真正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切实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的明月见证团圆,更见证初心。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结束,是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新起点。党员干部只有以明月鉴心、以清饼正身、以监督护航,才能在佳节中坚守廉洁、践行初心,让清风正气与中秋月色长久相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下村乡人民政府: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