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有生,全赖此气,一座城市也是如此。地方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优质的营商环境犹如阳光雨露,是立业兴业的必要条件。党员干部作为政策的执行者、服务的提供者,需要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将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
以“务实之态”破营商环境“慵懒坚冰”。从举行外资企业圆桌会搭建起沟通桥梁,再到民营企业家在“新春第一会”上“站C位”“唱主角”,充分彰显了对经营主体的重视和支持。然而,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部分党员干部“慢”“冷”“坐”等现象犹存,制定政策时不深入调研企业实际需求,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破除这层“慵懒坚冰”,党员干部要求真务实,直面经营主体关切破解难题。善于听,俯下身子,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和困难;接受谏,闻过则喜,汲取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切实改,制定可行的政策和措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以“服务之姿”通营商环境“梗阻脉络”。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高效精准的服务已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各种繁琐的审批流程和手续,部分党员干部“拖”“推”“卡”等不良作风还没有完全杜绝,以至于错过发展良机。疏通这些“梗阻脉络”,党员干部要聚焦更高效精准升级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材料,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网通办”等便捷措施;建立“需求清单”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高频办理事项、投诉热点,针对性优化流程,让企业办事更省时、省力、省心。
以“清正之风”筑营商环境“廉洁堤坝”。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也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政商交往中,个别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筑牢这座“廉洁堤坝”,党员干部要规范交往行为,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廉政教育,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违纪违法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优化营商环境没有终点,打好持久战、巩固提升信心、稳定改善预期,党员干部要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大动力。(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张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