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锻造乡村振兴“头雁方阵”
时间 :   2025-04-22 19: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欧阳德鑫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指出,“培养选拔村党组织带头人”。这项战略部署不仅锚定了农业强国建设的组织根基,更揭示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关键密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群众信赖的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已成为破解“三农”发展难题、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核心命题。


把握战略定位,从“选准一个人”到“振兴一个村”的治理跃迁。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凸显组织振兴在农业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践表明,选好一个村支书,往往能够实现“建强一个支部、培育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链式反应。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揭示,全省3.2万名村书记中,65%具有创业带富经历,带动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2万个。这印证了规划强调的“双带能力”建设(带头致富、带领共富)的战略价值,要求选拔机制从传统的“守摊型”向“创业型”转变,将产业发展实绩、集体经济增量、群众增收幅度等量化指标纳入选拔标准体系。


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三维赋能”成长机制。“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计划”,需要突破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江苏宿迁创设的“头雁导师制”,由市县领导班子成员结对帮带新任村书记,三个月内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的做法值得推广。数字化赋能方面,可借鉴山东“乡村头雁云学院”模式,通过VR技术实现跨区域现场教学,运用大数据分析个性化补强能力短板。更重要的是建立“产业实训基地”,如陕西袁家村将培训课堂设在产业链上,让带头人直接参与项目运营,在实战中提升市场研判、资本运作等现代经营能力。


完善制度保障,激活“头雁效应”的长效动能。“完善激励保障机制”,需要构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立体化体系。广东佛山实行的"基本报酬+绩效奖励+集体经济增量提成"薪酬制度,使优秀村书记年收入可达25万元,有效破解“留不住人”难题。政治激励方面,湖南实施的“三个优先”政策(优先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优先选拔乡镇领导干部、优先评定职称),极大提升了岗位吸引力。但需注意防范“一肩挑”权力集中风险,四川推行的“小微权力清单”和“村务云监督”平台,为规范权力运行提供了制度范本。


在农业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上,村党组织带头人既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更是承上启下的“变压器”。只有将规划中“选育管用”的全链条机制落细落实,才能让头雁方阵真正成为激活乡村治理的“红色引擎”,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答卷。当50万名“三农”事业的领航者扎根乡土、破浪前行时,必将绘就“千雁齐飞带万村”的壮美画卷。(惠水县财政局:欧阳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