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聚焦“三农”工作的第13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做好2025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一号文件精神,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奏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领航产业,点燃乡村发展的“燎原之火”,奏响富民强村“发展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实际工作的切入点。”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乡村旺。要立足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与现有产业条件,明确核心产业定位,深化拓展优势产业领域,持续完善产业链条布局,增强产业综合价值效益,切实推动“以产业带动增收、以品质夯实根基、以品牌增强竞争力”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推行“跨村联建”“村企共建”“城乡融建”等模式,多渠道、多元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建立“需求+人才”引才模式,对引才需求“量体裁衣”,立足地方产业特色,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吸引更多返乡青年扎根农村创业创新,切实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部曲:守护生态,绘就绿水青山的“诗意画卷”,奏响美丽乡村“进行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拥有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美好的乡村,是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向往。近年来,各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生态是底色。要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环节,坚定不移地走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对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切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显著改善。要注重“含绿量”与“含金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拓宽宣传渠道、培育特色品牌,提高当地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打造宜家宜业的现代化农村,不断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三部曲:筑牢根基,构建乡村善治的“坚实堡垒”,奏响社会和谐“交响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近年来,各地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为乡村治理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乡村是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基石。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实施“头雁工程”,重点从优秀青年农民中选拔村级组织带头人,将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农民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推动农村更多惠民举措落实落地,持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平安乡村,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基础。(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湖镇坳塘石子村支部书记助理:高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