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在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的当下,让就业者暖心、省心、放心,既是民生保障的必答题,更是社会温度的试金石。唯有以系统性思维织密就业服务网,才能为奋斗者撑起遮风挡雨的伞,点燃追逐梦想的灯。
暖心,需以精准施策化解急难愁盼。从为毕业生定制“就业导师”,到为农民工开设“零工驿站”;从社区开设职业规划微课堂,到企业推出“妈妈岗”“银发岗”,就业服务当如春风化雨,主动感知不同群体的需求。某地推出的“就业服务地图”,整合周边岗位、技能培训、政策申领功能,正是用“绣花功夫”让服务直抵人心。这种将心比心的关怀,方能消解求职焦虑,让奋斗者轻装上阵。
省心,要用数字赋能打破办事壁垒。当前,多地搭建智慧就业平台,实现“岗位智能匹配、合同在线签订、补贴一键申领”,求职者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全流程操作。当“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当“政策找人”替代“人找政策”,就业服务才能真正从“能办”升级为“好办”。这背后,是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改革决心,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放心,要靠制度护航筑牢权益堤坝。建立欠薪“黑名单”联合惩戒机制,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全覆盖,完善新业态劳动者工伤保险……近年来,我国持续完善劳动权益保障闭环,让“劳有所得”的承诺更加掷地有声。当法治阳光照亮每个就业角落,当维权渠道始终畅通无阻,劳动者才能心无旁骛地奔跑在追梦路上。
就业服务的高度,折射社会治理的温度。从政策制定者到服务执行者,唯有始终与劳动者共情共鸣,在细微处见真情,在创新中求突破,才能让每一个勤劳的双手都能触摸到时代的暖意,在奋斗中抵达幸福的彼岸。(榕江县定威乡:司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