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中层干部作为落实政策、推动工作的关键力量,自身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组织工作质效。为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需以四个能力强化为主线,全面提升组织部中层干部能力。
一、强化持续学习能力,筑牢思想与本领根基
持之以恒地抓好干部学习,既是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更是组工干部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层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增强学习能力,打好坚实基础。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组织部中层干部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集中研讨、专题辅导、个人自学等多种方式,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要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组织工作把准政治方向。二是锤炼过硬本领。围绕组织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有针对性地学习干部选拔任用、基层党建、人才工作等业务知识,通过定期举办“组工大讲堂”“五大平台联系服务”等活动,“请进来”业务培训、提升能力,“走出去”实践锻炼、开阔视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三是营造赶超氛围。一方面,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学习成果交流活动,鼓励干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持续学习的内生动力,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另一方面,组织各科室结合自身工作,在县域外选定“比学赶超”的对象,坚持跳出平原看平原,广泛了解其他先进地区开展组织工作情况,借鉴“他山之石”,启迪科室工作思路,争取各项工作都能“争先进、创一流”。
二、强化同频共振能力,提升工作协同与落实水平
这里说的同频共振,主要是指中层干部与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要有同向而行、同题共答的默契,具备一点就通、心领神会的悟性。作为中层干部,更要做到精准理解领导的意图。一是紧抓领导关注点。深入领会上级部门和主要领导关于组织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主动加强与领导的沟通汇报,准确把握领导的工作思路和重点要求,确保组织工作与上级决策同频共振,高效落实。二是提升站位视角。中层干部要站在全局高度看待问题,跳出部门和岗位的局限,做任何工作都要首先考虑上级有什么精神、部里有什么要求,怎么办才能更符合这些要求,要多为领导决策出好主意、想好点子,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三是紧抓细枝末节,见微知著。在具体工作中,善于捕捉领导分析事物、推进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注重细节把控,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做实,确保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三、强化精准落实能力,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抓落实是中层干部能力最重要的内核,没有抓落实的能力,再好的上级决策也只能是纸面文章,无法落地生根。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是既是行动力,更是生产力,精准落实就是确保决策不走样、不打折扣。一是反应要快。面对领导部署的任务和工作要求,要迅速响应,运用胡部长常提的四位象限法则,第一时间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以雷厉风行的作风推进工作开展,确保各项任务及时启动、有序推进。二是方法要多。在工作落实过程中,要善于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手段解决问题。积极借鉴先进地区和单位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适合本地本部门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三是效果要好。以结果为导向,加强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问效,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整改,确保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四、强化创新思维能力,激发组织工作活力
创新力源于思考力和批判力,中层干部做工作要善于总结复盘,在批判中反思,在反思中精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是增强总结复盘的深度。定期对组织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深度复盘,分析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从中提炼出规律性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二是增强看问题的广度。拓宽视野,关注组织工作的新趋势、新动态,加强对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产才融合等重点领域的了解,从更广阔的视角思考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使组织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三是丰富应对新问题的角度。面对组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多角度、多维度地思考解决方案,勇于尝试新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中共平原县委组织部: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