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规范,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各地要提起重视,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筑牢内容根基,把准教育方向。培训内容是党员教育培训的关键所在,必须坚持把稳方向、精准选择。要始终将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课、必修课,引导广大党员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中提升政治定力和理论水平,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要注重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将党史故事、模范人物事迹等转化制作为具有本地特色的视频案例、教材课件等,让教育培训更加“接地气”“聚人气”,做到鲜活生动、共情可感。要突出因需施教,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等多个方面,充分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推出“订单式”“自选式”教育培训课程,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文章”,确保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创新方法载体,紧跟时代潮流。教无定式,贵在得法。教育培训的形式手段直接影响最终效果,紧跟潮流、与时俱进才能更好提升质效。要敢于打破传统方式,把课堂讲授、集中学习同情景模拟、案例研讨、现场实践等相结合,采用“请进来+走出去”“老师教+学员讲”“课堂教+实地练”等方式,变“灌输式”教育为“互动式”教育,不断提升提高广大党员参培参训积极性。要用好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通过公众号、小程序、H5动画、VR交互等渠道,开发推介一批脍炙人口、喜闻乐见的好案例好教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轻松有趣的学习内容,持续提升教育培训吸引力。要创新开展各类活动,依托实训基地、现场教学示范点等场所,开展“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红色研学”等活动,着力构筑多维度、多层次的党员教育培训矩阵。
统筹资源整合,构建完备体系。多方资源统筹和完备要素保障,是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撑。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组建涵盖专职讲师、身边典型、致富能手等在内的多元师资队伍,通过不定期开展一线宣讲、送教上门等活动,不断强化教育培训“供给侧”。要坚持齐抓共管,凝聚各方合力,树牢党员教育培训“一盘棋”思想,在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通过组织部门牵头、宣传、党史等部门单位配合参与,全域发力,集体攻关,并统筹利用党员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唱好党员教育培训“大合唱”。要优化制度体系,健全完善管理监督、经费保障、督导考评等机制,制定出台相关考核办法,对师资管理、教学质量、学习成果等进行评估,并建立参训党员反馈评价机制,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山东省昌邑市委组织部:肖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