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三向发力,烹制基层党员教育“佳肴”
时间 :   2025-03-10 13:5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教育如烹小鲜,讲究火候得当、食材相宜”。当前基层党员教育面临“供需错配”难题:有的课堂讲理论“夹生饭”,有的培训教技术“一锅烩”,有的实践指导“缺盐少油”。某地创新构建“需求清单+师资矩阵+实践熔炉”教育体系,让参训党员既“补钙铸魂”又“强技富脑”,带动村集体经济显著增长。实践证明,唯有在需求端备好料、师资端掌准勺、转化端调好味,方能烹制出党员教育的“精品佳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精选食材,按需配菜调出教育真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需求者在田畴”。某地区建立“夜访+问卷+云端”立体调研机制,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收集技术需求,线上问卷摸排政策盲区,云端会议征询流动党员建议,形成精准教育菜单。针对特色产业发展痛点,定制“技术党课+创业实训”组合课程,参训学员掌握技能后创立助农项目,带动村民增收。这种“订单式”配课,如同精选时令食材,让教育供给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巧控火候,文武兼施练就教学真功。“猛火快炒保留鲜,文火慢炖出精华”。某地构建“三师协同”育人模式:理论专家解读政策,技术骨干示范实操,乡贤能人传授经验。当地将党课融入生产一线,用“一棵果树讲透产业升级”,带动建成多个现代农业基地。这种“文武火”交替的教学方式,既保证党性教育“不夹生”,又实现技能培训“能出彩”,让课堂既有高度更接地气。


妙添滋味,学用相长激发实干真效。“好菜讲究色香味,教育贵在知信行”。某地打造“实景课堂+云端教学”新模式,运用数字技术重现党史场景,开发实用技能情景模块。参训党员通过“双语夜校”掌握政策后,带领群众建成致富项目。当地创新“学用评效”激励机制,将培训成效转化为百余个“党员示范项目”,如同给教育成果撒上“提鲜盐”,让学用转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基层教育烹佳肴,乡村振兴添薪火”。当理论之盐融入实践之汤,当经验之油点亮创新之火,党员教育就能焕发直抵人心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更需以“小火慢炖”的匠心、“猛火快攻”的锐气、“文火细煨”的韧劲,持续优化基层教育“营养配方”,让广大农村党员既做精神食粮的“品尝者”,更当乡村振兴的“主厨人”。如此,方能以教育“好味道”烹出发展“硬实力”,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共同富裕的时代新篇!(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