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文化自信”,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二十大再次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当今国家发展与文化自信息息相关,中华儿女当以理智客观正确认知国家历史,以青春之我坚定传承时代瑰宝,以守正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文化。
以理智客观正确认知国家历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历史是文化之载体,我们当勤学好问善思,当一个求知者。我们要主动了解传统文化,革命历史,加深文化认知,理解文化内涵,夯实自身文化基础,提高自身文化认同感,知所从来,识其所在,明其将往。同时对历史遗产不可一叶障目,全盘接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兼收并蓄、取精用弘基础上历久弥新。
以我之青春坚定传承时代瑰宝,“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文化遗产是时代的延续,当以我之青春,做上一辈传承者。从仓颉造字到草金篆隶楷,一笔一划皆为文明的沉淀,从唐诗宋词元曲到诗歌散文,一字一句皆为国家的底蕴,从三星堆到敦煌莫高窟,一砖一瓦皆为民族的史诗,陕西皮影,贵州黔剧,江苏苏绣,福建木偶戏等,中国世遗数达59项,我们要继承家乡,民族文化瑰宝,不让其付之东流。
以守正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聆听时代的声音,做文化宣传的新一代弘扬者。要敢为人先,激发个人文化创造力,发挥领域特长,以青年匠心做文化推广人,推进优良文化蔓延,湖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北京故宫文创,年轻人的改良汉服,兴起的各类国潮强势品牌IP,都是成功的例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给予炎黄子孙璀璨的精神宝藏,身处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时代风口,我们恰值青春,要薪火相传谱写当代文明,奋楫笃行传承中国文化基因。(从江县谷坪乡人民政府:顾愿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