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市建立健全年轻公务员队伍培养体系,大力实施年轻公务员“源头培养”工程,努力培养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年轻公务员队伍。
坚持在“选”上严把关,加强“源头性”储备。一是聚焦精准科学选。摸底空编情况,对现有干部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等进行综合研判,结合全市选调生考录、到龄退休人员等情况,合理制定考录计划。二是聚焦需求全面选。充分了解单位用人需求,同时积极与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对接,指导用人单位科学设置职位条件,避免出现职位条件设置过高或过低、专业与单位实际需要不符等情况。三是聚焦标准严格选。在考察阶段,实施“1+3”工作法,即:开展“一次测评”,考察时组织谈话对象无记名填写《公务员录用政治素质考察反向测评表》,对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5个方面表现进行测评。个别谈话范围上实行“三个必谈”,即考察对象所在村(社区、学校、单位)党组织书记必谈、周边党员群众代表必谈、已婚考察对象配偶必谈,全面了解考生政治素质等相关情况。
坚持在“育”上下功夫,注重“全能型”培养。一是坚持内强本领。依托德州市乡村振兴公务员培训基地,深挖本地教育资源,打造初心图谱、乡村振兴、经济发展3条特色教学路线,提供“点餐式”教学。二是坚持外提境界。先后组织200余名公务员赴胶东、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蓄能充电”,与浙江大学联合举办专题培训班6期,实现全市公务员队伍培训全覆盖;三是实施导师帮带。建立新录用公务员“345”导师帮带机制,制定“3年”成长计划,明确“4个”主体职责,抓实“5项”培养举措,实行“一人一策”精细化培养。近三年来,共为227名新录用公务员(含选调生)择优选派导师,使其迅速适应新环境新岗位。
坚持在“管”上动真章,持续“常态化”管理。一是坚持思想引领。常态化组织新入职、新任职公务员到冀鲁边区革命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接受党性教育,系好“第一粒扣子”。二是重视行为预防。出台《公职人员日常行为规范》,明确公务员应为、慎为、禁为清单,规范日常言行,完善常态化督查机制,对年轻公务员开展作风纪律方面的督查,让其勤掸“思想尘”、常敲“自警钟”。三是加强关心关爱。斥资1.78亿元建设高标准人才公寓,解决新入职公务员住房问题;2014年在全省率先出台大学生来乐安置办法,实行常态化回引,解决年轻公务员两地分居等实际困难,2021年以来,共为10名外地返乡公务员对口安置工作。
坚持在“用”上求突破,突出“靶向式”提能。一是人岗相宜,注重“基层磨砺”。有计划地将年轻公务员安排到拆迁、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一线,在工作中发挥其特长,切实提升处理急难险重工作的能力。2022年以来,先后选派69名年轻公务员到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一线实践锻炼,把“历练期”变为“考察期”,推动公务员在急难一线经风雨长才干。二是多岗交流,激发“内在潜力”。建立轮岗交流长效机制,着力打造“多面手”,2023年安排7名刚转正的公务员挂职锻炼,使其综合素质在多岗位历练中得到提升。三是选贤任能,激活“一池春水”。搭建合理晋升梯次,主动“压担子”“搭台子”,进行“积淀式”培养,通过正向激励引导年轻公务员增强自身素质、发挥自身潜能,对18名“两推三评”“薪火工程”优秀年轻公务员提拔重用,选拔37名“90后”年轻公务员进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或担任科级职务,进一步调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乐陵市委组织部研究室:赵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