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离开了文化,乡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徒有其表,无法实现永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就在于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让乡村更美丽、村民生活更美好,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乡土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乡村传统文化是生活在特定区域内人们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其包含的风俗、礼仪、伙食、建筑、服饰等,构成了地方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是人们的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它既是教育后人、了解历史、凝聚国民、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载体,又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既是团结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也是长久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只有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乡土文化的挖掘弘扬,是积聚起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作为乡村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有力的维系父老乡亲式的情感,增强乡村凝聚力。从更深层次来说,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构成,是人类最初始的情感与最深刻理性集合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印刻着人们所遵循的处世哲学与行为准则。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仅能提升人们文化上的满足感、提振人们的精气神,更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
发挥乡土文化,是乡村治理的内在约束。弘扬乡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淳朴民风,增强村民的责任感、归属感、荣誉感。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号召、吸引乡里乡外的能人支持、投入乡村建设,凝聚乡村发展的合力。将乡土文化的现代性价值写入村规民约,弘扬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道德文化和村规民约、乡村道德,实现人知人颂、人信人守。
时代新起点,只有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让乡土文化温润乡村“精气神”,才能让乡村焕发生机和活力,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总工会:石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