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定信心,苦干实干,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落实这一工作任务,就意味着我们要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投身到乡村建设大业中,治理生态环境、众人齐心共商并传承发扬文化精髓,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作出人民满意的答卷。
全面振兴乡村,需要生态先行,绿色发展。当下阶段,许多地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的节约和保护,超标排污、滥采资源等不合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生态资本的积累断层,不利于长远发展。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是我们应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倘若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及时注意到环境破坏严重的问题,则再赚钱的产业也势必不会长久,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将大打折扣,因此,当下施行的一些水库治理、乡村垃圾分类等举措,无疑是及时止损,并走上了绿色经济的新道路,从而以生态振兴乡村。
全面振兴乡村,需要共商共治,众人齐心。人心齐,则秦山移,人心涣散,则寸步难移。建设美丽乡村,离不开村民之间的有效协商、共同决策。干部召集、树下议事、用最高效便民的方式征集民意,模范带头、村民效仿,团结一心拉开美丽乡村的整治序幕,共同决策、升级产业,让村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富起来。面对当下乡村的建设事业,要保持清醒,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做好为人民服务的每一件小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听取民意,奔向共富。
全面振兴乡村,需要挖掘传统,文化铸魂。于中华民族而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犹如灯塔,指引着代代中华人民修身治国平天下,于阡陌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塑造乡村精神的重要力量。正如绍兴鲁迅故居,宣传文豪故里,兴建纪念馆,是当地发掘文化资源的产业成果,传承百年历史,组织红色展览,是绍兴对乡村精神文明建及的践行;着眼本土资源,创制乡间艺术,是绍兴为文化建设的添砖加瓦。在当今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当统筹兼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以文化振兴为乡村铸魂。(山东省临朐县化工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任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