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集知识与能力于一体的智囊,是一个单位内生动力的主将。人才培养已成为“有人干事”、“有人干成事”的重要保障,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学”、“做”、“护”三要素的灌注 ,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的能干事,干成事。
加强学习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是永无止境的。人无完人,能力再强的人都会存在盲区,有其短板,先天的不足就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而学习是不二之选。通过学习,能够将不足转化为汲取新知识的一个起点,在不知不觉中,起点就会累积为一个个高点, 从而能够扫除盲点。学习的重要性不溢言表,学习的方式方法更为关键。学什么,怎么学是一个重大课题,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有导师进行督导。这个“导师”既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同事,也是自己本身,需要内外因相结合。当确定好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后,锲而不舍的学应成为一种常态化,在岁月流转中,潜移默化的帮助自己成长,造就人才。
“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味地学,而不去实践也是不行的,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工作能力 最终落实到“去做”上。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去实践 ,去落实,避免喊口号,停留在纸上。做,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目标明确,措施清晰,这就需要“过来人”的带路指引。不盲目跟从,不眉毛胡子一把抓,分好主次,将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学习的真谛,为查缺补漏的指明方向,使这样培养起来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挑起人才的担子。
人才的培养还要强调对培养对象的爱护,在培养的过程中未免会遇到挫折,未免会产生彷徨无助,这时,单位领导的关怀爱护是“良药”,它能使人感受到单位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信心就会重新拾起,抱着感激不辜负组织的期望迎难而上,不断填充自己。同时,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这就需要耐性,这种耐性折射出单位领导对人才的珍视,也是一种爱护人才的表现,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最终会实现组织的意图,人才终将能够挑起大梁。(从江县人民政府: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