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以改革之智破发展之题
时间 :   2025-03-29 22: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一同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新时代的壮阔浪潮中,改革创新的航船需要本领过硬的舵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战略要求,为新时代干部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关口,提升干部改革创新本领,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以学铸魂,夯实改革创新的思想根基。改革创新不是无源之水,其根基在于深厚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干部需将学习视为终身课题,既要深学党的创新理论,把握改革方向,又要广泛涉猎前沿科技、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知识,构建跨界融合的知识体系。例如,浙江省在推进数字化改革中,要求干部系统学习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逻辑,以“技术理性”破除传统治理惯性。同时,学习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挂职锻炼、基层蹲点、项目专班等机制,让干部在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转型等一线战场积累经验。深圳特区干部“揭榜挂帅”机制便是一例:干部主动认领改革任务,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实现能力迭代,形成“学习—实践—再学习”的良性循环。


以智破局,构建改革创新的方法体系。改革进入深水区,仅凭经验驱动已难以应对复杂挑战,必须借助科学方法论实现创新升级。一方面,干部需掌握“设计思维”“敏捷管理”等现代工具,从问题导向转向机会导向。上海自贸区在制度创新中采用“压力测试法”,通过小范围试点暴露矛盾、动态修正政策,避免了“一刀切”风险。另一方面,要善用数字技术重构工作逻辑。杭州“城市大脑”建设过程中,干部通过数据建模精准识别交通堵点,用算法优化替代人力调度,使传统治理难题迎刃而解。更为关键的是建立容错试错机制,如成都设立“改革风险池”,对创新过程中的局部失误给予包容,让干部摆脱“怕出错”的心理桎梏,真正释放创新动能。


以行践知,打造改革创新的落实闭环。改革创新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效能上。干部需培养三种核心能力:一是“见微知著”的洞察力,能从具体问题中提炼普遍规律。雄安新区规划团队在制定“未来之城”蓝图时,既着眼国际标杆,又深入调研村民需求,将“人民城市”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设计。二是“系统集成”的统筹力,善于协调多元利益主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干部创新“飞地经济”“跨境通办”等模式,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三是“久久为功”的执行力,通过建立改革成效评估体系,将“创新指数”“群众满意度”纳入考核,倒逼干部既做“显功”更重“潜绩”。福建三明医改历经多轮调整仍持续推进,正是干部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的生动写照。(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委组织部:王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