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真抓实干 让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时间 :   2025-03-25 14:5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岳昕燃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宁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推动中央八项规定见行见效。


以学思践悟为“信念之灯”,照亮初心使命,在知行合一中校准前行方向。中央八项规定作为作风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坚定信念的重要标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以学促思、以思促践、以践促悟,才能真正让八项规定精神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行稳致远。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将其作为一面镜子,时刻对照检查自身言行,确保思想不偏航、行动不越轨。要通过深入学习,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八项规定的要求融入日常工作中,从精简会议文件到规范公务接待,从改进调查研究到密切联系群众,每一项都要落到实处。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四风”问题的新表现、新动向,及时查摆整改,做到防微杜渐。


以群众监督为“明镜之鉴”,映照作风问题,在开门纳谏中锤炼清廉本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中央八项规定这把“手术刀”,精准切中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害,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然而,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离不开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只有真正把群众监督作为改进作风的利器,才能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让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要强化开门教育,主动打破“闭门修炼”的局限,拓宽“扫码评价”“一键举报”等数字化平台监督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建议,让群众成为作风建设的“监督员”和“评判官”。要注重问题整改的公开性、透明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及时回应、立行立改,对整改进展和典型案例定期公布、接受检验。要善于从群众监督中发现共性问题和制度漏洞,举一反三,完善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以长效机制为“固本之基”,筑牢制度堤坝,在久久为功中涵养政治生态。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绝非一时之功,而需深入持久、化风成俗。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是好不容易筑起的,一定要倍加珍惜,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依靠制度的力量,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不断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要织密监督“数据网”,构建跨系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平台,运用大数据、算法识别等技术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实现动态监测。‌要树牢考核“风向标”,要将作风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硬杠杠”,强化考核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中的运用,形成鲜明导向。要扎紧制度“铁笼子”,紧盯易发多发领域及时修订完善配套实施细则,针对隐形问题及时打补丁、堵漏洞,用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效。(山东省荣成市委组织部:岳昕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