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让基层实干者“辛苦”不“心苦”
时间 :   2025-03-24 12:29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刘鸣飞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宁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干部的工作常态。他们一头要联系着千万群众,一头还要对接着多个上级部门,往往都承受着任务重、头绪多、矛盾突出的巨大压力。因此,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驱动。要着力消除妨碍干部担当的各种因素,为基层实干者撑腰鼓劲,让干部感受到身累心不累、辛苦心不苦的组织关怀,才能卸下思想包袱,心无旁骛干事业。

 

以“导向之正”去“辛苦之累”,让有为者有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对干部最大的激励,要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进取、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扎根基层、奋战一线、埋头苦干的干部身上,摒弃唯学历论、唯资历论的陈旧观念,打破“年龄台阶”“资历壁垒”的桎梏,将“实绩”作为选用干部的硬标准,真正把想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把实干者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的付出得到认可,不断突出正向激励的主基调,传递有为者有位的正能量,释放促进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强烈新号。当有为者有位成为常态,实干的风气就会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才能被充分点燃。


以“考核之准”验“辛苦之绩”,让无为者让位。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考核是干部管理的“指挥棒”,是激励、约束干部的重要方式,也是选用干部、调整干部的重要依据,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能精准检验实干者的工作成效。要优化完善考核体系,合理设置量化指标。要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既要在大事上看德识才,又要在小事上察德辨才;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实绩又要听声名。只有把干部考准考实,才能让“躺平式干部”无处遁形,让实干者的付出在考核中得到彰显。要用好考核结果,让能者上、庸者下,通过“能上能下”,激活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从而更好激发基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容纠之态”解“心苦之忧”,为担当者担当。 组织敢于担当,干部才敢担事。干事总会有风险的,基层工作更是千头万绪,先行先试、锐意改革的干部,难免会在创新的路上出现因缺乏经验而导致的失误,不能让干部一有失误就被终身贴上“标签”。要把严管和厚爱结合起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搞清楚干部是为公还是为私,是无心还是有意,严格划分失误与错误、违纪与违法的界限,对该容的大胆容,不该容的坚决不容,给干部敢闯敢干吃下“定心丸”。只有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才能让干部可以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干工作,切实营造“百舸争流”的干事创业氛围。(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委组织部:刘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