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以责任浇灌更多青春力量
时间 :   2025-03-17 09:4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春耕育苗正当时,青春力量待生发。 3月14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江苏实施新录用公务员“青苗培育计划”,围绕入职前三年构建全链条培养机制:分阶段制定成长计划,精准滴灌夯基赋能;推行导师结对帮带,传承经验厚植初心;搭建实践平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淬炼担当。实践证明,青年干部培养是夯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唯有以组织的责任担当精耕细作,方能育出扛重任、挑大梁的栋梁之材,为党和国家事业注入蓬勃青春动能。


青年干部的成长,需要组织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撑。一些地方将入职前三年划分为“扎根期”“成长期”“淬炼期”,通过分阶段培养、差异化施策,既为年轻干部提供清晰的成长路径,又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的实践中锤炼本领。这种“扶上马、送一程”的机制,既避免了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也杜绝了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各地应深刻认识到,青年干部培养不能止于“招录”,更要着眼长远,构建全链条机制,以精准培育代替粗放管理,让年轻人在组织的关怀下扎深根、稳成长。


青年干部的成才,离不开前辈的经验传承和价值观引领。一些地方推行“导师传帮带”制度,让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与年轻干部结对帮扶,既传授业务技能,更传递为民初心。在基层治理中,导师的言传身教能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在攻坚克难中,前辈的担当示范更能激发迎难而上的斗志。这种以心换心的“传帮带”,传承的不仅是工作方法,更是“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历史和现实表明,青年干部只有将理想信念扎根于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将能力提升融入群众需求的解决中,才能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青年干部的蜕变,关键在于实践的摔打磨砺和复杂环境的考验。一些地方将基层一线作为“练兵场”,鼓励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练就真本领,在改革攻坚中锤炼硬作风,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造宽肩膀。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无数优秀干部的经历印证:基层是成长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生动的教材。只有主动把青年干部放到吃劲岗位历练,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积累经验、在直面挑战中突破自我,才能练就扛重任、打硬仗的真功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干部培养贵在久久为功。 新征程全面开启,青年干部的朝气、锐气、才气,恰是破难题、开新局的关键支撑。以责任夯基、制度护航、实践淬炼,年轻干部必在时代沃土中拔节生长,汇成民族复兴的青春洪流。这既是实践之悟,更是使命之唤: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扛责、“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护航,让青春力量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擎起未来、书写新章。(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