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破除“形式主义”开出“良方”。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
减负不减志,筑牢思想根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广大基层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树牢正确政绩观,不断强化抵制形式主义的自觉性和执行力。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深学细悟中甩掉不愿担责、不愿突破、不愿创新的“包袱”,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减负不减责,强化实干担当。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须有新担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广大基层干部应始终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拼搏姿态,把“踏实肯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真抓实干”的精气神立起来、扬起来,主动到攻坚克难一线去接受历练。要把困难挑战当作提升能力素质的“磨刀石”,在实干中锻造担当的铁肩膀、练就成事的硬功夫,以锲而不舍、日拱一卒的坚持,踏踏实实办好每一件事。
减负不减情,坚守为民初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是为民服务的具体执行者,减负的关键就在于让减负“成效”变为为民“实效”。广大基层干部应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要求,无论如何减负,对群众的热情不能减,为民服务的心意不能减。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少些空话、多些行动,少些推诿、多些担当,少些形式、多些踏实,真真正正把精力放在抓落实谋发展上,做到听民情、察民意、解民忧、谋民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减负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青岛市市北区委组织部:孙东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