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建部100周年。百年来,组织部门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在一代代组工干部身体力行和薪火相传中,铸就了忠诚可靠、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应从建部百年历史这座“宝库”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智慧力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续写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使命和担当。
要恪守“抱朴守拙,行稳致远”的初心,解锁建部百年“长青密码”。百年组工史,最深沉的力量源于初心如磐。1938年的胶东抗日根据地,组工干部在煤油灯下用粗麻纸誊写《党员名册》,字迹浸透的是对信仰的坚守;1947年莱芜战役支前指挥部,党员们将最后一袋军粮贴上“公”字封条,用朴素的行动诠释着对初心的忠诚;齐鲁英烈王尽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留下了“全体同志要好好工作,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到底!”的壮烈遗嘱,字里行间激荡着对事业的执着。这些滚烫的故事让“初心”二字重若泰山。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传承建部百年“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对党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见之于行,将初心化作齐鲁大地上生生不息的麦浪,化作砥砺前行的动力源泉。
要赓续“丹心淬火,矢志如钢”的赤诚,解锁建部百年“信念密码”。信仰是穿透时空的灯塔,照亮组工干部的精神坐标。解放战争时期,鲁南干部团背着公章徒步南下,用脚板在泥泞中踏出“铁心向党”的印记;改革开放初期,寿光三元朱村党员顶着风雪试种冬暖大棚,用冻裂的双手托起致富希望;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组工干部扎根基层、深入农户,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花。这些鲜活的事例让“信念”二字闪耀光芒。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以“红船精神”的坚毅扬帆远航,以“愚公移山”的决心跨越险阻,以“长征精神”的顽强跋涉征途,让“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仰在黄河两岸薪火相传,将赤诚之心熔铸成照亮民族复兴之路的璀璨火炬,化作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劲东风。
要锤炼“匠心独运,砺剑成锋”的担当,解锁建部百年“奋进密码”。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组工人敢为人先的锐气与脚踏实地的韧劲。1978年,临沂干部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在质疑声中以“摸着石头过河”的胆识点燃农村改革星火;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广大组工干部精心谋划、带头实干,凭满腔的热忱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新时代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组工团队创新“揭榜挂帅”机制,助力“蛟龙”号、高速磁浮等大国重器破浪腾空。这些铿锵的足印让“担当”二字力透纸背。新时代组工干部要在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勇当“开路先锋”,于科技创新的无人区甘做“铺路基石”,面对群众期盼时化身“及时春雨”,将奋进之力汇聚成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春潮,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组工答卷。
要永葆“素心若雪,清流涤尘”的廉明,解锁建部百年“纯净密码”。清正廉洁是组工干部的血脉底色,更是百年征程中涤荡尘埃的精神利剑。1952年“三反”运动中,胶东地区组工干部带头自查自纠,将贪污腐化分子逐出队伍,用“刮骨疗毒”的勇气捍卫组织纯洁;20世纪80年代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时,菏泽干部坚守“不递条子、不开口子”的铁律,在人情世故的浪潮中筑起制度堤坝;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征程中,山东组织系统以“零容忍”态度严查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用“大数据+铁脚板”织密监督网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凛然的选择让“廉明”二字熠熠生辉。新时代组工干部应当在糖衣炮弹前筑牢“防火墙”,于利益纠葛中亮出“警示牌”,面对特权思想时敢当“黑脸包公”,让清廉之风如泰山之松长青不凋,将廉洁基因转化为新时代组织工作的鲜明底色,在齐鲁大地上谱写“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组工篇章。
百年组工路,既是忠诚与信念的传承史,更是担当与清廉的实践录。站在建部百年的历史节点,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以史为鉴,从建部百年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续写新时代组工干部的使命和担当,为党和人民事业再立新功、再创辉煌!(山东省梁山县委组织部: 王清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