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破立并举祛沉疴 标本兼治树新风
时间 :   2025-04-29 17:2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雪梅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恰似春风化雨,为新时代基层作风建设注入源头活水。乡镇作为治国理政的“神经末梢”,须以系统性思维破除作风顽疾。通过构建“教育浸润化、制度规范化、监督立体化”三位一体治理格局,方能推动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焕发作风建设新气象。


教育浸润培土,筑牢思想堤坝。作风建设首在治心,思想破冰方能行动突围。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第一线,更需以教育浸润唤醒初心使命。要深化理论武装,构建“必修+选修”教育矩阵。将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支部主题党日“规定动作”,通过专题研讨等形式,破除“老规矩过时论”“小事小节无害论”等认识误区。要创新教育载体,打造“线上+线下”融合课堂。开发“清风微课”系列短视频,以动画还原违规收礼、超标接待等场景;建立VR廉政教育馆,让干部在虚拟现实中体验“破纪”后果,实现警示教育从“说教式”向“体验式”升级。要厚植文化根基,激活本土红色基因。挖掘“半条被子”“一张借据”等红色故事中的廉洁元素,组织干部身着粗布衣、重走挑粮道,在沉浸式教学中感悟“草鞋精神”,让艰苦奋斗的传统薪火相传。


制度深耕固本,扎紧治理藩篱。作风建设贵在长效,制度创新方能固本清源。针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边界模糊、标准弹性等问题,需以制度刚性约束权力任性。要细化执行标准,绘制“村级权力清单”。制定《基层公务活动负面清单》,明确村级接待“四菜一汤”具体分量、差旅报销“三不原则”,将原则性要求转化为可量化指标。要强化过程管控,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推行“公务消费阳光码”制度,每笔支出生成专属二维码,实现“扫码可知资金来源、用途明细、审批流程”;建立“三公”经费动态预警机制,对异常波动自动触发核查程序。要完善考评机制,设置作风建设“硬杠杠”。在干部考核中单设“作风指数”,提升群众满意度测评权重,对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单位实行“一票否优”,倒逼干部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监督立体护航,涵养政治生态。作风建设成在常态,多维监督方能祛疴除弊。破解基层监督“熟人社会”困局,需构建智慧化、社会化、常态化的监督网络。要织密数字监督网,打造“云上哨兵”系统。整合12345热线、惠民资金监管平台等12个数据源,运用AI算法分析公车轨迹、消费记录等数据,智能识别“私车公养”“化整为零”等隐形变异问题。要激活群众监督力,组建“流动探头”队伍。聘请快递员、民宿经营者等担任作风观察员,建立“随手拍”监督平台,对违规操办宴席、窗口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实时取证。要构建闭环处置链,形成“预警-整改-提升”机制。对苗头性问题实行“蓝黄红”三色预警,通过提醒谈话、专项督查等方式抓早抓小;对典型问题开展“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制度漏洞,不断降低问题复发率。(剑河县南寨镇人民政府:王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