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拧紧思想“总开关”,筑牢纪律“防火墙”,基层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党校为阵地开展干部培训工作,培训中应加大培训方式方法创新。
一是“输出”与“输入”相结合。在原有师资资源(党委班子领导、产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上一级党校师资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购买的方式,购买师资力量,让更好的师资资源下沉到一线为基层干部“补课”。同时,利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争取东西部协作资源,选调优秀干部到县外、省外等地区挂职、跟班学习、培训、轮训,不断补足精神之钙、强壮骨血。
二是“线上”与“线下”有互动。现有的新时代学习大讲堂主要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对干部进行培训,业余党校和新时代干部讲习所则主要通过会议、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等方式组织干部集中学习。以上两种方式在与学习强国APP、党史学习教育网站等“指尖课堂”在学习内容、学习重点等方面各有侧重,但是缺乏“衔接点”,导致“两个课堂”互补作用发挥。
三是“课内”与“课外”要延伸。创新了“田间地头课堂”“院坝学习会”和“产业现场推进会”,但是培训中传授的理论知识在落实到具体工作、具体行动、具体事务时,还需要时间的转化;现场教学还需要创新方式方法,不能停留在课堂形式的创新而不注重教学内容的创新。
四是“脱产”与“在职”好衔接。俗话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我国多级行政管理体制中最底层的干部,一般都身兼多职,不仅要驻村而且还要处理手头上所有的业务工作。大量的日常工作抢占了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时间,给在职教育带来种种困难,尤其是脱产培训的机会到来,也会因“影响工作进度”无法参与,急需畅通“脱产”与“在职”教育渠道,帮助基层干部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和培训的效果。(仁里乡政府:张凌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