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差不多”和“差很多”的平衡之道
时间 :   2025-02-21 12:2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陆伟杰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总是在“差不多”与“差很多”两种方式中做出选择。比如,饭菜“差不多”熟了,沟通“差不多”到位了,文稿质量离预期还“差很多”…两种思维的意义也大不相同,大致看来,“差不多”使人轻松愉快,有着一番波折后见到成效的舒心和坦然;“差很多”让人承压奋进,是对标样板后发现不足的焦虑和警醒。思维不同,使用场景也不相同,实际效果也大不一样,我们要正确处理“差不多”和“差很多”之间的关系。


追求“差不多”,是利弊权衡下的“最优解”,而不是止步不前的“挡箭牌”。这种观念实际上源于对效率的追求和对资源的珍惜。比如,有的人对吃穿住行“差不多”就行,是因为在这些人眼中,有比这件事更加重要的事情,需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再比如,有些工作材料“差不多”就行,就是要尽快拿一个初稿,不至于被繁琐的细节所拖累,从而让上级凭此快速决策,这是一种务实的表现。但是,“差不多”并不意味着可以止步不前。现实中,很多人容易陷入“够用就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错误倾向,明明客观条件允许情况下,仍以干到60分为目标,无视对高标准、高质量的追求,表面看事情没有耽误,但是自己并没有从工作中得到成长。久而久之,即使是“差不多”的状态,也可能逐渐滑向“差很多”。


摆脱“差很多”,实际是向着成功和未来发起的一次次“冲锋号”。“差很多”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行动指南,它代表着永不满足的精神,代表着对满分答卷的执着追求,同样也代表着可能获得的更大收益和回报。比如,对企业来说,“差很多”可能就是和同行相比,自家的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质量不够好、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降成本、推陈出新、提高产品质量,就是企业摆脱“差很多”现实困境下的一次次“冲锋”,失败了就再来一次,成功了就打开了新的局面。再比如,对个人来说,在沟通协调、解决问题、打造资源等方面居于人后,就得有知耻后勇的决心,从一个个事着眼,取得一个个“微进步”,达成一个个“微成效”,“办好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再到“办好各类事”,待回首,这点点滴滴均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关键步伐。


平衡“差不多”与“差很多”两种方式,能够推动社会文明实现整体进步。“差不多”与“差很多”并非对立,在某些场合,“差不多”是一种智慧,它让人能够抓住机遇,避免因小失大;而在另一些场合,“差很多”则是一种担当,它让人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关键还是要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在“差不多”和“差很多”之间取得平衡之道。当我们能够在“差不多”与“差很多”之间灵活变换、巧妙选择,我们的认知水平会显著提高,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只有我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既追求效率,合理投入资源,又追求卓越,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山东省桓台县委办公室:陆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