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这是冰心老人的祖父谢子修所撰的自勉联,也是冰心老人所奉行的人生准则。“知足”是一种心态,“知不足”是一种态度,“有为”是一种追求,“有不为”是一种坚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更应常思“不知足”“知不足”,在“知足”与“知不足”中找准人生坐标,书写无悔青春。
青年干部要常思“不知足”,在事业上永不止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这句千古名言,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理想和事业不懈奋斗。青年干部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充满激情,更应该有“不知足” 的精神,在事业上不断追求卓越。“不知足”,是一种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是一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是一种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青年干部要把“不知足”作为前进的动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不知足”,首先要在学习上不知足。“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青年干部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其次,要在工作上不知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青年干部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创新创造。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 的历史担当,积极投身于改革发展的主战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青年干部要常思“知不足”,在自我提升中不断进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青年干部也不例外。只有常思“知不足”,才能找准自身的短板和弱项,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提高。“知不足”,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是一种谦逊的态度,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能力。青年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地认识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要在党性修养上知不足。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青年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在工作能力上知不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青年干部虽然文化水平较高,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要虚心向领导、同事和群众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在道德品质上知不足。“德不孤,必有邻。”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青年干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品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以高尚的道德品质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重。
“不知足”与“知不足”,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不知足”是一种外在的动力,推动着青年干部在事业上不断前进;“知不足”是一种内在的要求,促使青年干部在自我提升中不断完善。青年干部只有常思“不知足”“知不足”,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崂山区委组织部:杨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