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切莫丢了深度思考这个“宝”
时间 :   2025-03-25 16:2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张秀川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日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工具正成为政务智能化办公的主力军,不少工作人员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对未来职场生存产生了担忧和思考:AI是否会在更多岗位更多领域取代人而工作?


产生如此疑问并非是庸人自扰之。由于人工智能在深度分析以及逻辑推理方面展示的“超人”效率,越来越多的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AI冲动证”。不仅在撰写文稿、生成图文、组织活动时求于AI,甚至在构思思路、理念设计上也依靠AI,“人”成了完成智能指令的执行者。但AI毕竟存在对具体和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掌握的局限性,提出的解决方案难免缺少针对性,工作效率看似提高了,但质量却回到了“应付水平”。甚至人们因自身缺少对工作深度思考、前后复盘,对AI提供的方案,评价也并非全面、客观,反而一味“连连称好”。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对人工智能工具的使用还不成熟,目前培训覆盖率并不高,在使用过程中有些简单、粗暴。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产生的思考惰性、“用脑”惰性,使一部分人既使宁愿付出劳动去干事,也不愿静坐十分想问题,最终万事开头难于AI,自己成了旁观者。


深度思考缺失短时间会带给人们轻松感,但长远看,不仅妨碍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也对勤学善思等良好习惯养成形成阻碍,最终影响进步,让自己成为实现别人梦想的“机械奋斗者”。


深度思考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对事物有深度专注,不管是筹备活动还是设计图纸,沉下心来先冷静思考,自己出思路、想方案、设计路线图,列出框架去执行,既使这时再借助其他辅助工具,也能做到取长补短、完善吸收。其次要有深度鉴别力,确保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全面信息,知情优势和风险点,对事物好坏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认知,切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好既使是坏也接受。还要学会深度复盘,每完成一项工作,注重观察各个阶段实际效果,优点发扬下去,不足及时规避、更正完善,循环往复,才能提升能力水平、思想认知。基于以上思考,再加上AI辅助,工作质量和效果应该会有事半功倍之“疗效”。(中共山东省安丘市委组织部:张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