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勇立创新潮头,开创发展新局
时间 :   2025-02-27 16:1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崔子龙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转变不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成为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这个关键命题,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没有捷径可走,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劲头,在以“智”提“质”的道路上不断迸发活力、体现价值、引领发展。


创新是增强本领的“练兵场”。党员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力量,其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直接影响着各项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维定式已难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只有勇于创新,党员干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找准方向,为人民群众谋得更多福祉。尤其是基层干部,直面群众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本领恐慌”意识,练就过硬的本领以及推陈出新的能力。要做“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的勇立潮头者,筑牢思想根基,在新理论、新政策学习上狠下功夫,做到思维创新、作风创新、方法创新、理念创新。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在破解工作难题上出实招、求实效,在创新中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创新是开拓视野的“望远镜”。创新有助于培养党员干部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助力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创新能力则给予新颖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付诸实践。在世界科技的舞台,每一颗创新的种子都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置身于科技创新的前沿,会接触到各种新思想、新技术和新方法。这就如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能够超越眼前的局限,看到更远的地方。比如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原本陌生领域的知识和发展动态,更拓展了知识的边界,丰富了思维的维度。在这个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镇+村”小圈子,而是有机会站在更高的层面,俯瞰各个领域的相互联系与融合,进而形成更全面、更宏观的视野。这种视野的开拓,有助于党员干部更好地把握新时代发展趋势,为本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的“另一种可能”。


创新是提升质效的“金钥匙”。现如今,创新已是党员干部乃至广大群众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面临着大量繁琐的事务和复杂的问题,如果一味地依赖传统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不高。而通过创新,可以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比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AI等信息技术,实现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富矿场”。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不仅需要领导干部给予创新的产业发展定位,更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技术人才、提升发展质量。高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和科研力量,能够帮助和带动技术创业和产业升级,还能培养技术人才。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三方统筹谋划、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从“产、教、学、研”四个维度,一手抓有基础有优势的科技攻关,一手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拓展产业、人才、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党员干部要勇立创新潮头,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创新的举措,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山东省海阳市徐家店镇:崔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