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指挥棒”,让广大林农吃下“定心丸”,给林业企业注入“强心针”,为美丽中国、多彩贵州建设加注“助推剂”。作为一名山区县的基层干部,通过认真学习,更深刻领会到《实施方案》为林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政策机遇。
榕江是山区县,也是林业县,森林覆盖面积%,但榕江县林产品除木材加工设备和工艺相对成熟外,林副产品加工基础设施简陋,精深加工工艺和设备缺乏,产业链不长,附加值不高,使得很多区域的林下资源优势无法得到良好利用,降低林下产品的经济产值,影响乡村振兴发展进程。如何破解当下林业产业面临的难题,谈几点看法。
一是探索销售新模式,提升林下产品销售的市场化程度。依托榕江县“贵州村超”的火爆出圈,围绕“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的新三农理念,进一步发挥乡土人才、网红主播等人才效应,利用先进的新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进一步打破销售瓶颈,调整林下产品市场流通渠道,有效拓展林下产品市场销售空间。
二是加强产业规划,提升林下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实施方案》提出,允许林下、林间、林缘空间综合开发利用,鼓励支持发展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林木生物质利用等绿色富民产业。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优势及生态优势重点围绕“榕江村超板材”“榕江山茶油”“两汪白茶”“榕江百花蜜”“五榕牌脐橙”等打造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同时探索“露营+”系列森林康养产业,把产品开发、包装设计、品牌策划、市场推广和营销服务结合起来,通过榕江特色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提高产品认知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林下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加大党建引领力度,强化林下产品加工组织化程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实现林下经济的全面发展,结合林下产品的经营情况,建立科学的经营体系,采取多样化的销售方法,不断提升组织化程度。我县林下产品具有规模小、分布零散、种类繁多的特点,要想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还需发挥地方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施统一化管理,通过村集体公司实现产品聚集流通,既能有效减少恶性竞争现象的产生,又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和农户参与热情,提高行业的总体竞争优势,推动林下经济的稳步发展。(计划乡:田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