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释放出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纵深推动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持续强化党的作风建设的鲜明信号。同时,也表明了党中央永不动摇、永不松懈、一抓到底的战略定力和磐石般的决心。因此,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当前,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就是高质量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而且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安排、周密部署,精准把握目标任务,有序有效开展学习教育,弘扬严实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坚决破除“通常观念”,摒弃应付思想、过关心态,坚决防止学做脱节的“两张皮”。切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体推进“学查改立”,让中央“八项规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习教育要往“深”里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体党员干部应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个人自学等多种形式,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坚持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学、老老实实地学,真正学懂弄通、融会贯通、领会实质,学以致用,筑牢思想防线。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深化对“四风”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持续开展反腐倡廉的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时刻保持清醒政治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认真总结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巩固推展学习成果。现实中,我们发现有少数党员干部存有“三不爱”现象,即:一不爱读书;二不爱看报;三不爱看电视。而且常常以“工作忙、顾不上”为理由,或只限于“开个会、下个通知”,就算完事了。这种浮躁不实的学风是不可取的。领导干部“厌烦学习”是一种程度不同的常态化“通病”;“以干带学”更是司空见惯,必须彻底根除。
查摆问题要往“实”里走。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勇于修正错误、堵塞工作漏洞、补齐工作短板。在学习教育中,应全面梳理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重点查找身边的“微腐败”现象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反弹问题。查找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坚持走群众路线,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深入实际开展“四下基层”活动,把握社情民意,做到精准决策,更好服务民生。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做到深挖问题根源,不掩饰问题、不回避矛盾、不推脱责任。逐条逐项拉出“问题清单”,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把“问题清单”变成“整改目标”。
综合整治要往“严”里走。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注重解决实质问题,让好作风凝聚和释放强大生产力和正能量。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赖和拥护。查摆出问题要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不完善”上找原因,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要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对整改落实情况要全程跟踪问效;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走过场、打空拳、喊口号的要进行严厉问责和追责。同时,要抓好“开门教育”。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民生热线等方式,切实把群众真实意见特别是存在问题收集上来,把整改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广泛听取群众对问题整改的评价,积极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用群众获得感来检验学习教育效果。
实践证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因此,我们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松劲、不停步、不动摇、不懈怠,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让中央“八项规定”规范我们的言行,切实形成政治自觉、 思想自觉 、行动自觉 、理论自觉,大兴学习之风,大兴务实之风,牢记使命敢担当,不懈奋斗创大业,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作者许贵元,系国内著名评论员、全国“三农”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