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的名字,是穿越时空的精神坐标;雷锋精神,是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思想旗帜。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新时代组工干部作为党的组织路线的忠诚践行者,当以“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将雷锋精神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在躬身实践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日记”。
铸魂:以理想信念为锚,锻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天下至德,莫大于忠。”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组工干部必须做党性最强的干部”的要求一脉相承。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今有黄文秀“将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的赤子之心,都在诠释着忠诚的深刻内涵。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以《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镜,在干部考察中坚持“首关不过、余关莫论”的政治标准,在基层党建中强化“党旗所指、行动所向”的政治引领,让忠诚基因融入血脉、见诸行动。
润心:以为民情怀为墨,书写枝叶关情的民生答卷。“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誓言,与《共产党宣言》中“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追求遥相呼应。从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思,到焦裕禄“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担当,为民情怀始终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底色。新时代组工干部当深悟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哲理,在“红色物业”创建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在“人才安居工程”里解决急难愁盼,用组织工作的“温度计”量出群众幸福的“刻度表”。
砺行:以实干担当为笔,镌刻改革攻坚的时代注脚。“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与邓小平“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的论断异曲同工。从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与当代组工干部破解“能上能下”难题的锐气,共同勾勒出奋斗者的精神图谱。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以“三省吾身”的自觉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智慧外化于行,努力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书写属于组工干部的“雷锋新传”,让精神灯塔照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济南市商河县委组织部: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