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融融催桃李,名师送教润心田。3月28日上午,自治区“天山英才”王存梅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走进塔里木中学开展"诊断课堂+名师送教"主题研修活动,通过课例展示、深度研讨、青蓝结对等形式,为塔里木中学注入源头活水。
精准把脉促提升
活动伊始,工作室成员走进三年级(2)班,观摩该校青年教师巴学蓉老师执教的《13.花钟》诊断课。课堂上,巴老师巧用"植物生长"微视频创设情境,通过"找花钟—绘花钟—探奥秘"任务群设计,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思维导图。课后研讨中,工作室领衔人王老师精准点评:"课堂需强化学习支架的搭建,建议采用'预学单+共学单'双线推进模式,让思维可视化更落地生根。"
名师引领明方向
随后,工作室核心成员张雪老师带来六年级古诗教学示范课《石灰吟》。张老师以"石灰的前世今生"为线索,通过"三读三探"教学法层层递进:初读感知平仄韵律,品读关联诗人宦海沉浮,悟读升华家国情怀。当学生伴着编钟古乐吟诵"粉骨碎身浑不怕"时,在场教师无不感受到传统文化浸润心灵的力量。
青蓝结对传薪火
最温馨的当属"师徒结对"仪式。塔里木中学九位青年教师手捧清茶行拜师礼,与工作室名师签订《青蓝工程协议书》。随后,师徒庄严举起右拳,师傅以匠心传承育人使命,徒弟以诚心承诺躬耕教坛,铿锵宣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塔里木中学副校长杨永生在致辞中强调:"这份协议不仅是承诺,更是教育火种的传递。期待通过'每周云端共备+每月入校指导'的立体化帮扶,构建教研共同体。"
活动尾声,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存梅开展了《以文化人,培根铸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下的第四单元教学实践》讲座。讲座以文化人,引领教师把握统编教材育人价值,分享单元教学策略,助力课堂实践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参加活动的青年教师纷纷表示今天的课堂诊断像一面镜子,让我看清不足;名师送教如同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此次送教活动既展现了"诊断·示范·共建"的教研新样态,更搭建起城乡教育优质发展的桥梁。相信在名师引领与青蓝携手的双重驱动下,塔里木中学教育共富的愿景必将照进现实。(通讯员:张小花、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