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抓实流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激励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批党员外出务工经商,党员流动性大、分布广、流动时间长,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难点问题。做好流动党员管理,要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进到哪里,让流动党员在异地感受到“家乡暖”,有力推动流动党员管理质效提升,在“流动”中彰显共产党员的精彩底色。
以身份凸显为导向,破解底数不清难题,提升流动党员先锋引领水平。流动党员作为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一些在外流动党员受工作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限制,“脱离党组织时间较长”,不愿意亮明身份,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组织作为推动流动党员融入他乡、奉献他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开展全面调查摸底、分类登记,摸清流动党员的分布、数量和流向,统一制作流动党员登记表,记录好党员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和从事职业等信息,做到精准摸排。要落实好管理责任,及时扩大组织工作覆盖面,引导流动党员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组织引导流动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随时亮明身份,结合自身特长持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以对接组织为关键,破解异地融入难题,提升流动党员活动参与水平。对于流动党员而言,找到组织,才能心有归处。《意见》中提到要按照党员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的方式,组织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点子少”“方法笨”,出现工作上的“盲点”和“堵点”。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区域,要尝试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与“口袋党员”“隐身党员”“挂名党员”等取得联系,为流动党员找到组织、异地“安家”。对流动党员分散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小组,并与流入地党组织保持联系,让流动党员正常开展组织活动,增强党员意识,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流动党员在流出前应主动向流出地党组织报告外出原因、去向、时间等基本信息,定期与流出地党组织沟通联系,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这样才能由以往“单边作战”变为“联动服务”。
以担当奉献为根基,破解交流不畅难题,提升流动党员学习教育水平。《意见》中提到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内集中学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形式开展经常性教育。有着强大教育功能的党组织,能够不断增强流动党员归属感,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立足实际帮助流动党员党组织解决活动场所、学习资料、教育设施等学习交流难题,实现党员“异地不失学”。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关心关爱、搭建载体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变化优化管理方式,让流动党员“有学”更“有家”。同时,引导流动党员当好政策“宣传员”、致富“信息员”、创业“示范员”和矛盾“调解员”,打造“异地显担当、家乡做贡献”的桥头堡、主阵地,努力帮助家乡和在外乡亲解决急难愁盼、探索致富渠道、维护自身利益。(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交通运输局:于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