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水尾乡:“三链驱动”抓实头雁后备力量培养激活村级换届“源头活水”
时间 :   2025-03-27 15: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潘秀线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为破解村级干部队伍“年龄老化、能力弱化、结构固化”等难题,水尾乡立足“早谋划、强储备、重实战”,以“选、育、管、用”四步联动为抓手,系统推进“头雁后备力量培养工程”,为2026年村级换届储备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全力夯实乡村振兴组织基础。截至目前,全乡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8人,其中35岁以下占比89%,大专以上学历占比57%,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等占比60%,实现“一村至少3名后备力量,2名村党组织书记”目标。 


一、多方“选苗”,广纳贤才


一是“三荐两审”选拔机制。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拓宽来源,经村级初审、乡级联审筛出不合格人选,确保后备人选政治过硬、群众认可。二是“三优先”导向。优先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合作社负责人中选拔;优先吸纳参与过村级事务的志愿者;优先储备熟悉本地产业、文化、治理的“乡土能人”。例如,水尾村后备干部潘秀锋通过成立意洋建筑劳务公司,为脱贫户、监测户增加13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增收,荣获2022年中共榕江县委“致富带头人”。 


二、精心“育苗”,全面培养


一是“头雁领航”制度。安排乡领导班子成员、优秀村支书与后备干部“1+1”结对帮带,开展“田间课堂”“案例剖析会”,重点传授矛盾调解、产业发展等实战技能。二是县乡村联训体系。依托县委党校开展理论培训、乡级组织“乡村振兴大讲堂”、村级实施“岗位轮训”参与村级议事、项目监督等,形成“理论+实践”闭环培养。三是“数字化赋能”平台。建立线上学习库,推送党建知识、农业技术等微课程,组织后备力量参与累计学习时长超1600小时。


三、精细“管苗”,动态优化


一是“动态考核+积分管理”。制定后备力量考核细则,从政治表现、学习成效、服务群众等6方面量化评分,对连续两季度排名末位的进行约谈或调整。对表现优秀、群众认可的后备力量,优先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任职,这种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了后备力量的质量和活力。二是鼓励后备力量领办、创办致富项目。提供历练平台,支持后备力量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三是加强政治关怀,推荐表现优秀的后备力量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拓宽其政治发展空间。(贵州省榕江县水尾乡人民政府:潘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