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要建设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就要在储备、育苗、选任、严管、厚爱“梯次培养”上下功夫,大力构建干部成长成才“黄金链”,保障干部在改革发展一线担当作为、建功立业。
突出考核识别,构建干部“储备链”。储备一批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后备力量,实现源头有活水、梯次不断档,是提高干部选拔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保险杠。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及时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对党忠诚、关键时刻敢于发声亮剑的优秀干部,选拔充实进后备干部库中,树立起“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的鲜明导向。要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和把关作用,把人岗相适、堪当大任的干部识别出来、储备起来。
突出本领历炼,构建干部“育苗链”。坚持把干部育苗蹲苗作为根本大计、长久之策抓实抓好,搭建多元化干部成长成才平台,让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班,推动干部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履职能力。组织干部赴省内外高校、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培训,深度提升干部综合素质。选派干部赴基层一线、矛盾集中地区、问题多发地区和急难险重岗位挂职锻炼,构建优秀干部一线成长链。
突出政治标准,构建干部“选任链”。政治标准是硬杠杠,选用的干部必须政治上过得硬、靠得住。坚持“围绕发展配班子、着眼发展选干部”原则,对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出系统规划,注重优化班子年龄、专业、经历、文化等结构。合理提拔使用各级各类干部,优先晋升职级担当作为的干部,把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大力柔性引进医疗、教育等急需紧缺干部,通过招聘行政、事业干部,签约引进三支一扶、青年志愿者等方式,搭建更多校地、企地、村企、村社等合作平台,助力各级各类干部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
突出常态长效,构建干部“严管链”。干部监督管理,重在常态,贵在长效。要把政治建设、政治纪律监督贯穿干部日常监督全过程,常态化开展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因公(私)出国境审批等专项工作,把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衔接起来,把“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贯通起来,做到全方面了解,织密干部监督“防护网”。要把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严把标准关、考核关、程序关、任职关,确保各项工作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增强监督有效性,推动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时时严、处处严、事事严。
突出激励引导,构建干部“厚爱链”。要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有热情干实事的干部予以鼓励保护,为创造性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努力营造敢想、敢干、敢担当的工作氛围。要注重人文关怀,针对干部的现实诉求,落实公务员职级并行、干部健康体检、带薪休假、慰问帮扶等制度,全方位关心关爱干部身心健康,激发干部工作活力。(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刘山口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阮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