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然而,长期以来,基层面临着文山会海、过度留痕、频繁检查等诸多负担,消耗了干部大量精力,影响为民服务实效。做好基层减负,意义深远,势在必行。
筑牢思想根基,以“减负不减责”的定力赋能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清晰指明减负并非减担当、减责任,而是让干部轻装上阵,聚焦主责主业。一方面,通过常态化、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基层干部深入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减负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减负精神实质,校准思想偏差,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另一方面,强化党性教育,让基层干部深知身负为民谋福、为国效力重任,即便减负,也要在乡村振兴一线、民生服务前沿勇挑重担,以强烈责任感驱动工作落地。
精简文山会海,以“务实去繁冗”的作风松绑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会、发文是推动工作的必要手段,但不能简单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落实这一要求,要严控会议数量,建立会议预审机制,除紧急重大事项外,常规工作尽量合并开会、套开会议,严格限定会议时长,摒弃长篇大论,直击核心问题,确保基层干部参会有收获。同时,大力精简文件,坚持发短文、发管用文,杜绝无实质内容的文件“满天飞”,对同类事项文件归并整合,让基层从“读不完的文件、开不完的会”中解脱,把时间投入实干。
优化考核体系,以“精准识实绩”的标尺激励基层。习近平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当下,应构建科学考核体系,摒弃“唯台账”“唯留痕”论英雄做法。考核指标突出群众满意度、工作实际成效、问题解决率等关键要素,多采用实地走访、民意调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深入了解基层工作“原生态”。对基层创新做法、突出成绩及时肯定表彰,容错纠错合理失误,让干部敢闯敢试,以正向激励激发基层干部奋进动力,全身心投入高质量发展征程。
强化数字赋能,以“科技提效能”的支撑助力基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为基层减负亦要借数字之力。搭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打破部门信息壁垒,让数据多跑路、干部群众少跑腿,如一站式办理行政审批、民生事项申报等业务,简化流程。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基层问题、群众需求,为决策提供依据,避免盲目施策、重复劳动。推广移动办公应用,线上处理日常事务、反馈工作进展,实现即时沟通、高效协同,借助科技羽翼,助推基层工作腾飞。(山东省海阳市核电区人民政府:王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