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博士后是我国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当前,国际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要增强系统思维,聚焦博士后人才新高地建设,抓好引进、培养、服务等“全链条”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广开源头,充盈聚才“蓄水池”。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引才聚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类主体的共同努力、协同配合。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加大博士后人才引进支持力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人才中介组织、猎头机构以及个人举荐博士后人才,支持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经济组织等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并落实一定奖励措施。要强化编制保障,建立博士后事业编制统筹使用机制,预留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用于保障博士和博士后人才的引进、培养、流动所需。企业要发挥引才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方式,吸引人才到企业创新创业。高校要加大宣传引导,帮助博士后人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引导向企业和基层集聚。
精耕细作,管好育才“责任田”。扶上马更要送一程。引进人才仅是第一步,帮助其快速成长、结出硕果更是关键环节。要提升专业力,定期邀请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交流展示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助力博士后拓宽视野、把握前沿,攻坚突破、勇攀高峰。要提高管理力,分类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对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大胆推荐使用,安排到关键岗位、重大项目、重要课题、重大任务上实践历练,推动在重大科研攻关中挑大梁、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唱主角、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要增强创新力,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陋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优秀人才锚定行业领域“高精尖”,攻克更多的“卡脖子”技术,努力成为可堪大任、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做优服务,打造成才“强磁场”。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要聚焦优才成才,打出优质服务组合拳,让人才心无旁骛抓科研,为推动地方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要着眼人才发展,设立“一站式”服务专区,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助、创业孵化、融资对接等服务,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要着眼公共服务,优化购房租房、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配偶就业等政策,让其安居乐业无忧愁。要着眼个性需求,研究制定“一卡式”优惠政策,按照人才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需求,分别享受个税减免、休假疗养、学术交流、旅游出行、交通便利等服务。要着眼协同共进,加强联谊会、俱乐部等社会组织建设,常态化举办业务交流、招才引智、论坛沙龙等活动,提升人才归属感,促进互通有无、抱团发展。(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委组织部:马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