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以“实干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时间 :   2025-01-13 10:4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上一年的建议办理得怎么样?基层群众有哪些新期盼?老乡们又有哪些建议亟待捎至两会现场?眼下,各地已陆续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人民群众关心期待的,就是人大代表关注的,也是党委政府要重点实现的。(1月10日《乡村干部报》)


“新期盼”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担当。河北代表万俊男关注农村集体经济和医疗服务,广东代表钟国泰计划建农产品加工中心,河南代表王景振致力于文化振兴,山东代表薛凤军关注农村供水和教育,湖北代表王静建议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这些建议,件件关乎民生,事事连着民心,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实干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群众的“新期盼”不会自动变成“新图景”,需要我们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下心来,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拿出“硬核”举措,啃下“硬骨头”,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以“实干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需要“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敢啃硬骨头”的魄力,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要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实干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需要“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保持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只有以“实干指数”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把群众的“新期盼”干成“新图景”,才能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