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性人才,成为国家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青岛市即墨区通过搭建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育“三大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的“快”、技艺传承的“硬”、选树标杆的“强”,推动了技能人才培育体制机制创新,寻找到一条打造新阶段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畅通之路。
合力破题,建立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打通资源共享“快车道”。成立联盟实力强。在全省首创汽车产业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搭建“规上企业+职业院校+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的培育体系,涵盖大型链主企业21家,职业(技工)院校4所,服务机构和行业协会7个,政府部门8个。资源共享亮实招。通过技术共享、人才互助、模拟实践等模式,加快企业间互相“搭车”“搭桥”,共同挖掘共性人才资源、建设技能专家库、推进职业能力开发研究,形成汽车行业多元化、跨区域、非营利性的技能人才培养联合体。大师跨界破难题。“常态化”开展技术互融合作,打破企业界线、工种壁垒,组织联盟企业中的首席技师、高技能人才等到各联盟企业、关键工序实地调研,通过创新“大协作”“大联动”式合作体系,搭建“联盟快线”,共同研究破解“卡脖子”问题,推动技能大师和劳模工匠聚“线”成“网”,实现技术交流、多元参与、共建共享。
各显神通,建立产教融合平台,筑牢技艺传承“硬基石”。科研助力尖端创新。推动链主企业与山东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智库建设、数字化转型等4个领域14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揭牌建设“联合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等平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库资源,不断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融合互促。定向合作锻造青年。依托青岛技师学院、即墨高级技工学院等院校,创新实施“6S”管理、“技能+”培养、“德技双馨”实习管理等模式,按照“一企一策,量身定做”原则,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紧缺工种及新技能提升等培训,招收新生1000余人,提供实习岗位1500余个,打造“招生即招工、毕业即上岗”的技能人才输送直通车。载体赋能本领扎实。建立产业综合实训基地,以实操技能培训为主体,带动提升配套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先后共建实习实训基地12个,“校中企”校内实训室5个,每年向企业输送技能人才800余人。
以才为本,建立评价荐才平台,选树标杆大梁“强榜样”。自主评价强根基,加大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力度,按照“政府指导、自建体系”的原则,扩大自主推荐企业规模,引导、支持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促进劳动者技能素养和就业能力的高效提升,通过10批次9个职业工种的技能人才评价,500余人取得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94人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技能证书,进一步充实区域“工匠型”高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品牌树标杆。实施职业技能选树品牌创建,通过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一校一品牌”建设、第一届技能类“墨城之星”选拔、技能培训榜样“进万家”系列活动开展等措施,选树各类职业技能人才标杆榜样,引导优秀人才施展才华,为各行各业发展贡献力量。以赛练兵展风采。举办“精工匠心 笃行创新”汽车行业职工技能大赛、建筑业技能大赛、纺织人才技能比武大赛等赛事,推动各类企业1200余名技术职工同台竞技,评选出10个工种100名优秀工匠,引领形成“工匠精神”推动行业发展。(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 周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