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书,本应是明确职责、推动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工具。它如同一份契约,让各方明确自己在各项事务中的角色和职责,确保工作有序推进、目标顺利实现。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责任书有时却被当作“护身符”来使用。有些部门或个人试图通过签订责任书来规避风险,将其视为自我保护的法宝。他们觉得只要签了责任书,就如同给自己披上了一层“护甲”,万事无忧。例如,在某些项目推进过程中,上级部门将任务层层分解,并以责任书的形式下达。部分上级部门只注重签字仪式,认为一旦签字,责任便“履行”完毕,而对后续工作的进展和问题漠不关心。他们把责任书当作“护身符”,认为有了它,即使工作失误,也能通过责任书将责任推卸给下级。
还有些单位将责任书视为应付检查的手段。在签订责任书时,他们并未深入研究和讨论条款,只是走走过场,简单签字。面对检查时,他们仅凭责任书证明自己“做了工作”,却缺乏实际成果支撑。这种做法无异于敷衍塞责,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
从根源上看,将责任书视为“护身符”反映了部分人员责任心的缺失和工作态度的不端正。他们缺乏主动积极的工作精神,未能真正理解责任书背后的深层含义。责任书不是逃避责任的工具,而是明确和强化责任的手段。
要纠正这一错误,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各级部门和个人需深刻认识责任书的真正意义,它是责任的传递而非推诿。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不仅关注责任书的签订,更要全程监督工作进展。考核工作时,不能仅凭责任书的存在,更要注重实际成效。同时,需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让每个人都明白,只有积极履行责任,才能推动事业发展。
在制定责任书时,也需更加科学合理。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责任内容和考核标准。责任书不应是千篇一律的模板,而应根据不同任务和环境量身定制。唯有如此,责任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推动工作的有力保障,而非毫无意义的“护身符”。这样,责任书才能回归本质,在各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事业不断前进。(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