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厚植为民情怀 谱写改革“新篇章”
时间 :   2024-11-13 17:1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龙飞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全面明确的部署,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广大党员干部应深悟全会公报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厚植为民情怀,坚持人民有所需、改革有所应,切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做到三个“过硬”,坚守为民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要做好民生工作,就要做到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当树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观念,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民生工作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最广泛,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自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地体民情、解民忧、聚民心。


做到三个“第一”,涵养为民情怀。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要务,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出发谋划改革,做到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踏上新征程,党员干部更要涵养为民情怀,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扎扎实实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所忧所盼的心头难事,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做到三个“坚持”,尽好为民之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坚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才能汇聚起更加深沉而磅礴的前行动力。“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要用好“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进向前,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最突出的问题着眼、最迫切的需求解决、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积极履行保障和改善民生职责,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小纪镇党委组织委员: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