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别让敬老院成为特困老人晚年的精神桎梏
时间 :   2024-10-27 21:0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罗培凯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2月26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养老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中重要的保障之一,对于全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也同样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是政府对敬老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设备,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升,但普遍存在乡镇敬老院入住率低的问题,与此形成了强烈反差。二是即便已入住的特困老人在敬老院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感觉却是自己晚年生命的“牢笼”。三是入住老人每日除了吃睡,剩下的没有什么了,精神文化活动极为匮乏,感觉生命缺乏意义。四是管理者对特困老人日常管理过于严谨,生怕出现安全事故担责,老人的日常活动受到了限制。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认为养老事业的发展仍有诸多的工作需要去做,通过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才能让这些特困老人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他们有尊严的活着,真正实现他们生命存在的意义。一是要做好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措施。通过对未入住敬老院的特困老人进行一次彻底走访调研,收集比较集中的问题意见,进行科学研判,最终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打消老人对入住敬老院产生的顾虑,从而提高入住率。二是倡导人性化管理,用心用情服务。在管理方法上,注重体现人文关怀,这对管理人员有着极高要求,要有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做好老年人服务,要充分体现在生活起居的照料以及节日的活动慰问等方面,让特困老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关怀。三是引进技术服务型人才,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应当引进关于养老服务方面专业性人才,通过在日常管理中根据老人各类不同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开展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日常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敬老院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而不是成为晚年精神桎梏,真正实现老有所乐。四是有效把控管理松紧的尺度。合理划分管理人员、院民及家属各方责任和义务,让管理人员放心去管,创新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服务的质量。同时,也能让老人感觉到自由,才能真正安心住下来,而不是把敬老院当成了生命的“牢笼”。(贵州省从江县民政局:罗培凯、审核:吴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