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步入新时期新征途,改革面临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党员干部以“敢问路在何方”的求索精神、敢闯八十一难的坚韧意志,“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为全面深化改革“取真经”。
矢志不渝,取“信仰经”铸牢信念。《西游记》二十四回写道,“只要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心中有至诚信念便能坚定于脚下道路,灵山也因此不再遥远。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回首百年峥嵘路,党领导人民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要永葆初心本色,牢记“改革为了谁”“改革依靠谁”,始终注重从就业、增收、就医、入学、住房、养老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寻找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要“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以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精准把握、有效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为党和人民事业披荆斩棘、闯关夺隘。
久久为功,取“毅力经”砥砺定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写道,“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长路漫漫,即使跋涉许久、历遍芸芸也没有寻到灵山,但师徒四人从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一步跨不到天边,步履不停,才能行者无疆。走好改革的“十万八千里西行路”,必须磨砺坚韧毅力,翻过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要始终保持“文火慢炖”的耐心,躬身耕耘于自身岗位,兢兢业业、厚积薄发,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改革。越是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越要克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心态,以“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改革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改革韧劲,一以贯之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精气神推动改革“下深水”、“动真格”。
千锤百炼,取“本事经”雕琢本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毛泽东在率领红军上井冈山后谈到,“我们要学习孙悟空的本领,上天入地,变化多端,大闹天宫,推翻反动统治和整个旧社会”。“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改革任务山高路险,要想行稳致远,必须练就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要在实践锻炼中锤炼一身“铜皮铁骨”,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多啃“硬骨头”,在风险挑战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真刀真枪干,到重大斗争、艰巨任务中开阔思路、视野和胸襟。要在解决矛盾问题中练就“七十二变”,要在群众急难愁盼、情形复杂艰巨的问题中,把握规律、顺应时势、富于创新,善于用新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从新的视角分析形势,在工作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书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分答卷。(中共莒南县委组织部:王文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