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推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党员干部必须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端正学习态度,激发斗争勇气,拿出奉献精神,点亮“挽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发动机,为改革发展积蓄力量。
学习的“浓味”要足,能够常学常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明确目标和路径很重要。”目标就是方向,是引领我们前进的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要深入理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深入研究“改革为什么要改、要到哪里改、怎样改”这个根本问题,从理论学习中挖掘“精神富矿”,越是学习,就越是坚定了“赶考劲”,积蓄起了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斗争的“劲头”要足,能够勇往直前。疾风中的劲草,天宇中的雄鹰,它们无惧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澎湃着冲破挑战的力量。敢于斗争,才能赢得先机、赢得胜利、赢得未来。改革发展过程中,有风有雨是常态。党员干部要当“排头兵”,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积极地适应,始终保持一种“越难越好”的精神,敢挑“最重的担子”,坚持不懈地战斗,不屈不挠,把自己变成一把越磨越亮的“宝剑”。党员干部要调整好自己的态度,不要因为遇到事情就胆怯,也不要因为不敢面对困难就退缩,因为害怕和犹豫只会让你的脚步停滞不前,唯有奋勇向前,才能不断地创造更多的发展奇迹,为我们的改革事业注入更多的动力。
发展的“成色”要亮,能够真抓实干。改革是一张人民群众的“答卷”,要想让这份“答卷”亮丽,就要有“实干”的底色。因此,解决好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明确群众关心什么、期待什么,这就显得尤为重要。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时刻牢记群众的要求,牢记群众的困难,以等不得、慢不得的强烈责任感,为群众办实事,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改革的结果,应该让人民群众来评判。要以群众的意见为“标尺”,检验改革是否顺利,成效如何,要看人民群众的意见。对群众不满的问题,要及时“回炉”,提高质量,拿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人民政府: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