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天下”是根植在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深厚历史底蕴。年轻干部要深刻把握科学把握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争做胸怀天下的有为青年。
坚持胸怀天下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这是根植在中华文化土壤中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华文化土壤中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天然地具有胸怀天下的思想境界和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胸怀格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中国工人阶级的命运同世界无产阶级的运动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也正是从俄国十月革命看到世界的未来,“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认识到,“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又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精准判断,提出“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历史和实践证明,坚持胸怀天下,是党和人民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动力,是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走在时代前列的基本途径,是党和人民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在新时代实践中坚持完善、丰富发展。
坚持运用好胸怀天下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好、把握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枣阳市委组织部:徐婧雯)